Jerring


  • 首页

  • 标签

  • 分类

  • 归档

LeetCode1004-最大连续1的个数III

发表于 2019-07-10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max-consecutive-ones-iii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max-consecutive-ones-iii/

题目详述

给定一个由若干 0 和 1 组成的数组 A,我们最多可以将 K 个值从 0 变成 1 。

返回仅包含 1 的最长(连续)子数组的长度。

示例 1:

1
2
3
4
5
输入:A = [1,1,1,0,0,0,1,1,1,1,0], K = 2
输出:6
解释:
[1,1,1,0,0,1,1,1,1,1,1]
粗体数字从 0 翻转到 1,最长的子数组长度为 6。

示例 2:

1
2
3
4
5
输入:A = [0,0,1,1,0,0,1,1,1,0,1,1,0,0,0,1,1,1,1], K = 3
输出:10
解释:
[0,0,1,1,1,1,1,1,1,1,1,1,0,0,0,1,1,1,1]
粗体数字从 0 翻转到 1,最长的子数组长度为 10。

提示:

  1. 1 <= A.length <= 20000
  2. 0 <= K <= A.length
  3. A[i] 为 0 或 1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424-替换后的最长重复字符

发表于 2019-07-09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longest-repeating-character-replacement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longest-repeating-character-replacement/

题目详述

给你一个仅由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字符串,你可以将任意位置上的字符替换成另外的字符,总共可最多替换 k 次。在执行上述操作后,找到包含重复字母的最长子串的长度。

注意:
字符串长度 和 k 不会超过 104。

示例 1:

1
2
3
4
5
6
7
8
输入:
s = "ABAB", k = 2

输出:
4

解释:
用两个'A'替换为两个'B',反之亦然。

示例 2:

1
2
3
4
5
6
7
8
9
输入:
s = "AABABBA", k = 1

输出:
4

解释:
将中间的一个'A'替换为'B',字符串变为 "AABBBBA"。
子串 "BBBB" 有最长重复字母, 答案为 4。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817-链表组件

发表于 2019-07-09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linked-list-components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linked-list-components/

题目详述

给定一个链表(链表结点包含一个整型值)的头结点 head。

同时给定列表 G,该列表是上述链表中整型值的一个子集。

返回列表 G 中组件的个数,这里对组件的定义为:链表中一段最长连续结点的值(该值必须在列表 G 中)构成的集合。

示例 1:

1
2
3
4
5
6
输入: 
head: 0->1->2->3
G = [0, 1, 3]
输出: 2
解释:
链表中,0 和 1 是相连接的,且 G 中不包含 2,所以 [0, 1] 是 G 的一个组件,同理 [3] 也是一个组件,故返回 2。

示例 2:

1
2
3
4
5
6
输入: 
head: 0->1->2->3->4
G = [0, 3, 1, 4]
输出: 2
解释:
链表中,0 和 1 是相连接的,3 和 4 是相连接的,所以 [0, 1] 和 [3, 4] 是两个组件,故返回 2。

注意:

  • 如果 N 是给定链表 head 的长度,1 <= N <= 10000。
  • 链表中每个结点的值所在范围为 [0, N - 1]。
  • 1 <= G.length <= 10000
  • G 是链表中所有结点的值的一个子集.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430-扁平化多级双向链表

发表于 2019-07-09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flatten-a-multilevel-doubly-linked-list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flatten-a-multilevel-doubly-linked-list/

题目详述

您将获得一个双向链表,除了下一个和前一个指针之外,它还有一个子指针,可能指向单独的双向链表。这些子列表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自己的子项,依此类推,生成多级数据结构,如下面的示例所示。

扁平化列表,使所有结点出现在单级双链表中。您将获得列表第一级的头部。

示例:

1
2
3
4
5
6
7
8
9
输入:
1---2---3---4---5---6--NULL
|
7---8---9---10--NULL
|
11--12--NULL

输出:
1-2-3-7-8-11-12-9-10-4-5-6-NULL

以上示例的说明:

给出以下多级双向链表:

我们应该返回如下所示的扁平双向链表:
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445-两数相加II

发表于 2019-07-09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add-two-numbers-ii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add-two-numbers-ii/

题目详述

给定两个非空链表来代表两个非负整数。数字最高位位于链表开始位置。它们的每个节点只存储单个数字。将这两数相加会返回一个新的链表。

你可以假设除了数字 0 之外,这两个数字都不会以零开头。

进阶:

如果输入链表不能修改该如何处理?换句话说,你不能对列表中的节点进行翻转。

示例:

1
2
输入: (7 -> 2 -> 4 -> 3) + (5 -> 6 -> 4)
输出: 7 -> 8 -> 0 -> 7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1021-删除最外层的括号

发表于 2019-07-08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remove-outermost-parentheses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remove-outermost-parentheses/

题目详述

有效括号字符串为空 (“”)、”(“ + A + “)” 或 A + B,其中 A 和 B 都是有效的括号字符串,+ 代表字符串的连接。例如,””,”()”,”(())()” 和 “(()(()))” 都是有效的括号字符串。

如果有效字符串 S 非空,且不存在将其拆分为 S = A+B 的方法,我们称其为原语(primitive),其中 A 和 B 都是非空有效括号字符串。

给出一个非空有效字符串 S,考虑将其进行原语化分解,使得:S = P_1 + P_2 + … + P_k,其中 P_i 是有效括号字符串原语。

对 S 进行原语化分解,删除分解中每个原语字符串的最外层括号,返回 S 。

示例 1:

1
2
3
4
5
输入:"(()())(())"
输出:"()()()"
解释:
输入字符串为 "(()())(())",原语化分解得到 "(()())" + "(())",
删除每个部分中的最外层括号后得到 "()()" + "()" = "()()()"。

示例 2:

1
2
3
4
5
输入:"(()())(())(()(()))"
输出:"()()()()(())"
解释:
输入字符串为 "(()())(())(()(()))",原语化分解得到 "(()())" + "(())" + "(()(()))",
删除每隔部分中的最外层括号后得到 "()()" + "()" + "()(())" = "()()()()(())"。

示例 3:

1
2
3
4
5
输入:"()()"
输出:""
解释:
输入字符串为 "()()",原语化分解得到 "()" + "()",
删除每个部分中的最外层括号后得到 "" + "" = ""。

提示:

  1. S.length <= 10000
  2. S[i] 为 “(“ 或 “)”
  3. S 是一个有效括号字符串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1019-链表中的下一个更大节点

发表于 2019-07-08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next-greater-node-in-linked-list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next-greater-node-in-linked-list/

题目详述

给出一个以头节点 head 作为第一个节点的链表。链表中的节点分别编号为:node_1, node_2, node_3, … 。

每个节点都可能有下一个更大值(next larger value):对于 node_i,如果其 next_larger(node_i) 是 node_j.val,那么就有 j > i 且 node_j.val > node_i.val,而 j 是可能的选项中最小的那个。如果不存在这样的 j,那么下一个更大值为 0 。

返回整数答案数组 answer,其中 answer[i] = next_larger(node_{i+1}) 。

注意:在下面的示例中,诸如 [2,1,5] 这样的输入(不是输出)是链表的序列化表示,其头节点的值为 2,第二个节点值为 1,第三个节点值为 5 。

示例 1:

1
2
输入:[2,1,5]
输出:[5,5,0]

示例 2:

1
2
输入:[2,7,4,3,5]
输出:[7,0,5,5,0]

示例 3:

1
2
输入:[1,7,5,1,9,2,5,1]
输出:[7,9,9,9,0,5,0,0]

提示:

  1. 对于链表中的每个节点,1 <= node.val <= 10^9
  2. 给定列表的长度在 [0, 10000] 范围内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707-设计链表

发表于 2019-07-08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reorder-list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reorder-list/

题目详述

设计链表的实现。您可以选择使用单链表或双链表。单链表中的节点应该具有两个属性:val 和 next。val 是当前节点的值,next 是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/引用。如果要使用双向链表,则还需要一个属性 prev 以指示链表中的上一个节点。假设链表中的所有节点都是 0-index 的。

在链表类中实现这些功能:

  • get(index):获取链表中第 index 个节点的值。如果索引无效,则返回-1。
  • addAtHead(val):在链表的第一个元素之前添加一个值为 val 的节点。插入后,新节点将成为链表的第一个节点。
  • addAtTail(val):将值为 val 的节点追加到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。
  • addAtIndex(index,val):在链表中的第 index 个节点之前添加值为 val 的节点。如果 index 等于链表的长度,则该节点将附加到链表的末尾。如果 index 大于链表长度,则不会插入节点。
  • deleteAtIndex(index):如果索引 index 有效,则删除链表中的第 index 个节点。

示例:

1
2
3
4
5
6
7
MyLinkedList linkedList = new MyLinkedList();
linkedList.addAtHead(1);
linkedList.addAtTail(3);
linkedList.addAtIndex(1,2); //链表变为1-> 2-> 3
linkedList.get(1); //返回2
linkedList.deleteAtIndex(1); //现在链表是1-> 3
linkedList.get(1); //返回3

提示:

  • 所有值都在 [1, 1000] 之内。
  • 操作次数将在 [1, 1000] 之内。
  • 请不要使用内置的 LinkedList 库。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143-重排链表

发表于 2019-07-08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reorder-list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reorder-list/

题目详述

给定一个单链表 L:L0→L1→…→Ln-1→Ln ,
将其重新排列后变为: L0→Ln→L1→Ln-1→L2→Ln-2→…

你不能只是单纯的改变节点内部的值,而是需要实际的进行节点交换。

示例 1:

1
给定链表 1->2->3->4, 重新排列为 1->4->2->3.

示例 2:

1
给定链表 1->2->3->4->5, 重新排列为 1->5->2->4->3.
阅读全文 »

LeetCode725-分隔链表

发表于 2019-07-08 | 分类于 LeetCode

题目链接

英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om/problems/split-linked-list-in-parts/

中文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split-linked-list-in-parts/

题目详述

给定一个头结点为 root 的链表, 编写一个函数以将链表分隔为 k 个连续的部分。

每部分的长度应该尽可能的相等: 任意两部分的长度差距不能超过 1,也就是说可能有些部分为 null。

这k个部分应该按照在链表中出现的顺序进行输出,并且排在前面的部分的长度应该大于或等于后面的长度。

返回一个符合上述规则的链表的列表。

举例: 1->2->3->4, k = 5 // 5 结果 [ [1], [2], [3], [4], null ]

示例 1:

1
2
3
4
5
6
7
8
输入: 
root = [1, 2, 3], k = 5
输出: [[1],[2],[3],[],[]]
解释:
输入输出各部分都应该是链表,而不是数组。
例如, 输入的结点 root.val= 1, root.next.val = 2, root.next.next.val = 3, 且 root.next.next.next = null。
第一个输出 output[0] 是 output[0].val = 1, output[0].next = null。
最后一个元素 output[4] 为 null, 它代表了最后一个部分为空链表。

示例 2:

1
2
3
4
5
输入: 
root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], k = 3
输出: [[1, 2, 3, 4], [5, 6, 7], [8, 9, 10]]
解释:
输入被分成了几个连续的部分,并且每部分的长度相差不超过1.前面部分的长度大于等于后面部分的长度。

提示:

  • root 的长度范围: [0, 1000].
  • 输入的每个节点的大小范围:[0, 999].
  • k 的取值范围: [1, 50].
阅读全文 »
1…101112…47
Jerring

Jerring

Talk is cheap, show me the code.

462 日志
4 分类
24 标签
© 2019 Jerring
由 Hexo 强力驱动
|
主题 — NexT.Muse v5.1.4